近日
部分地区确诊的新冠病例的活动轨迹中
出现“随地吐痰”导致病毒传播的情况
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
是如何造成传播风险的
这就要提到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风险有哪些? 如何阻断传播? 气溶胶是固体或液体颗粒分散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当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时,则称为生物气溶胶。 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过程中,感染者呼吸、说话、唱歌、咳嗽、打喷嚏等行为是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取决于人群密集度、环境通风情况、个人防护情况、排毒活动和接触时间等多种因素,易感者所处环境密集度越高、通风度越低、不戴口罩、与病例接触时间越长,病例排毒越活跃,感染者的风险越高。气溶胶的传播风险等级详见下图。 公共场所应加强消毒通风,在飞机、电梯、厕所等人员密集的密闭空间中应该加大通风效率,稀释气溶胶浓度。由于通风效率受风向、风速影响,所以风向正确时风速增大能有效降低气溶胶浓度,反之亦然。 个人应加强自我防护 坚持勤洗手、戴口罩、 常通风、少聚集等 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气溶胶传播值得重视 但也不必过于恐慌 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不放松 内容来源 | 健康南京、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