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地方标准《“红石榴家园”建设管理指南》审查会在我区召开,来自江宁区委党校、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专家代表担任评审,对该标准进行审查。
《“红石榴家园”建设管理指南》地方标准编制工作从2021年9月立项后,经过起草、编制、征求意见、审查等环节,编制工作历时14个多月。江宁区朋辈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是起草单位之一。“制定这个《标准》主要还是想把它应用到后期的这个‘红石榴家园’阵地的提档升级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从阵地、人员、活动各方面给‘红石榴家园’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规范性的引导,希望能够让‘红石榴家园’在基层能够以比较标准的,有质量的方式去服务到各族群众,推动我们整个区或者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南京市江宁区朋辈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汪娟娟告诉记者。
“红石榴家园”是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近年来,我区根据10个街道特点,在各街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选择合适的公共服务场所建设了10个“红石榴家园”,坚持“一阵地一特色”,为全区各族人民提供一个信息互动、人员互动、衔接互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活动平台。2021年,江宁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同年2月,市民宗局负责人来我区调研“红石榴家园”工作时,希望我区牵头组织提炼“红石榴家园”建设和运营管理标准,向全市复制推广。
在听取了标准制定的背景、目的意义、研制过程等,专家组对其内容逐条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标准技术审查,要求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尽快修改完善,及时报批发布实施。 肖梦佼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