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频道欢迎您!
江宁三年盘活低效用地超万亩
2018-12-27来源:江宁新闻数字报
10

经济新常态下,新增用地的相对不足与低效闲置用地的大量存在,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区从2

经济新常态下,新增用地的相对不足与低效闲置用地的大量存在,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区从2016年起,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全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区域的契机,采取嫁接开发、回收转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措施,3年来共有效盘活万余亩低效产业用地,为低效用地再开发作出了有益探索。

 

以“亩产论英雄”,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把推进盘活存量资源作为主攻方向,在低效用地再开发上持续发力,在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中释放发展新空间。”据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摸清“家底”,我区全面开展产业用地调查,专门建立了低效用地再开发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遥感影像图、地籍图等,“一张图”监测管理全区用地情况。在此基础上,以“亩产论英雄”,开展全区工业、科研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合力确定再开发项目规模、开发强度、利用方向,对于低效用地再开发为高效企业的给予奖励,激发企业招引项目改造升级积极性。

 

出台扶持鼓励政策是调动低效用地再开发积极性的关键。为此,我区专门制定了《江宁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激励实施细则(实行)》,统筹好政府、园区、改造方、土地权利人等各方利益,通过正向激励,降低企业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成本,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同时,针对低效用地列入计划、调整规划、办理手续、实施开发的历时时间长达一年多的问题,我区一方面规范低效用地再开发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对于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土地收回补偿、地上建筑物评估等问题的操作主体和流程予以明确,确保手续顺畅;另一方面结合全市集成改革试点契机,通过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并联审批等方式,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以高效便捷政务服务环境加速低效用地再开发进程。

 

“二次创业”,低效用地华丽转身产业发展“聚宝盆”

 

位于双龙大道的金长城国际大厦项目由于布局功能散乱,大部分都处于停业状态,且市场档次不高、环境“脏乱差”,去年,该地块在区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自主再开发,正改造新建一栋25层大型商业综合体,涵盖大中型商场、商务办公楼、酒店式公寓等,建成后将“补缺”片区城市配套功能,与周边的都市科创中心融为一体,成为江宁新的CBD。

 

如今,像金长城国际大厦项目一样,越来越多的项目参与到城市更新的行列中,老树开出新花。据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更新关键要激发企业积极性,我区用活用足“退二进三”奖补政策,多措并举,将原本的“脏乱差”改造成“白富美”,使江宁更加宜居、富有活力。

 

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科研建设用地,不仅改变了土地面貌、城市形象,更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位于江宁高新区的南京维久科技研发中心原来只有一栋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厂房老旧、处于半停产状态。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后,土地性质由“工业”转为“科研”,厂房拆除后,新建了一栋8层高楼,即将引入多个科研项目,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增加了项目产值。

 

“腾笼换凤”,保障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了土地资源,更让一些重点项目得以落地。原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地块由于近年来企业产值萎缩,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一方面土地“沉睡”,另一方面一些重点项目无地可用,区国土分局配合江宁高新区,最终成功引进上汽大通南京江宁基地整车生产项目,一期规划年产能15万辆,二期年产能30万辆以上。

 

据统计,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2016年共计保障5个省市区重点产业项目421亩的用地需求,2017年共计保障8个省市区重点产业项目747亩的用地需求。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中江宁因“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成效较好”,被国务院奖励用地计划指标1000亩。

 

“从2012年在胜太路、天元路实施‘优二进三’,开启存量土地再开发1.0版本;到2015年着力推进侧重于单个企业地块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为2.0版本;再到今年启动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升级为3.0版本。”据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宁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从“点”到“面”不断“扩容”,从单一地块到区域整体升级,从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到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实现了顺利的过渡。下一步,我区将加大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改革力度,研究出台新型产业用地、土地搭配挂牌、再开发收益分配、拆迁补偿、资金保障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确保转型发展卓有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