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滨江开发区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全周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各类要素保障,为重大项目建设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5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滨江新材料产业园的中材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的建设现场看到,处处呈现出铆足劲、拉满弓,紧抓快干的火热建设场景。作为今年省重大项目,中材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目前正加紧推进,项目1号厂房正在进行钢结构建设,目前已完成整个工程量的30%;1号厂房侧面是配套的动力站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验收,正在进行管道及相关附属设备的安装。
记者随后走进项目2号厂房看到,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基膜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和调试。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采用的基膜生产线,是目前全球单线产能最大、产出效率最高的生产线,在行业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样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该项目将建设8条,生产5到16微米的锂离子电池基膜及各类涂覆隔膜,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可达10.4亿平方米,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将为滨江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筑基赋能,为园区增添新的经济增长极。
“2号厂房我们整体规划了四条基膜生产线,目前第2号生产线已经完成了70%左右的安装调试的任务量,第1号生产线正在进行相关基础设备安装。”中材锂膜(南京)有限公司精益总监李志勇介绍说:“预计在7月中旬,第1号和第2号生产线将实现全线贯通,在8月份能够两条生产线一起出成品膜。”
为了帮助重大产业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滨江开发区积极探索“拿地即开工”模式。2022年12月拿地,同月进场施工,中材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快速、高效落地,对企业意味着更快达产和占领市场。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滨江开发区为企业提供的“保姆式”服务、“暖心式”帮助和“挂挡式”代办。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滨江开发区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包括程序办理、相关的业务开展,都给我们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对项目的如期开工、后续的陆续建设,都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持作用。”中材锂膜(南京)有限公司精益总监李志勇表示:“正因为有了滨江开发区的支持,作为我们整个项目来讲,我们也有信心能够在既定的时间规划内,把我们的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投产,早日为地方经济做出我们的一份贡献。”
“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土壤,更是“企业敢干”的信心之源。下一步,滨江开发区将继续发扬“四敢”精神,锚定“走在全省先进制造业园区最前列”目标,打好营商服务“组合拳”,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通道,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并完善“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公方经理”职能,为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全程指导服务,让重大项目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集聚强劲动能。
通讯员 单维亮 张健伟
记者 王雯琦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