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考前“心理战” 专家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2023-05-29来源:
00

【口播】高考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次考验。距离2023年高考只剩不到10天,这段时间,考生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如何缓解?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减压呢?去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配音】考前的紧张气氛,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有的考生会出现紧张失眠、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会产生害怕、厌倦的情绪,严重的话会影响日常生活及备考效果。心理专家表示,临近高考,考生应该给自己增加一些“正强化”。

【同期声】【区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陈沛然:\\什么样的复习策略是一种“正强化”呢?就比如说我们可以反复去多对自己相对熟悉的,但又不是很扎实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做一些巩固提升,这样相当于把基础进一步的夯实,这样子相当于每次的学习或者测验或者复习,给自己都是增加一种确定性的心理暗示,而这个时候如果盲目地去追求一些,比如说难度比较大的,或者本身已经在自己能力边缘范围内的这样一些题目或者知识点的话,可能就会加重自己的恐慌情绪。】

【配音】心理专家提醒,高考前夕,家长也要保持“平常心”,在行为上不应表现出过度的关注,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缓解考生备考时的紧张情绪。

【同期声】【区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陈沛然:因为情绪可能会相互传染,父母的焦虑可能会无形当中影响和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好,那么再多的对孩子的关心、关注、照顾,可能就起到的就不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可能就变成画蛇添足了。】

【配音】同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掌握好考前学习和生活的节奏。由于男生和女生在性格养成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上是不同的,因此在考前心理疏导中,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同期声】【区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陈沛然:比如说对于男孩子,我们可以多给他一些建立一些信心,比如说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对于家里面的女孩子,我们可能可以给她更多的鼓励,比如说有困难可以找爸爸,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以前成功的经历,我们可以一起去做一些尝试。】

【配音】心理专家表示,高考如同一次长跑,越临近终点冲刺阶段,越要注意调整好“节奏”,考生和家长都要放平心态。当考生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可以听听轻音乐,或漫步户外,或与同学、家人聊聊天。高考前夕考生要劳逸结合、科学作息,保持日常的学习生活节奏,以轻松的心态迎接考试。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