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李先南,当选“中国好人”
2023-06-24来源:
00

近日,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三班的职工李先南上榜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他是今年以来我市首位上榜的“中国好人”,也江宁区第23位“中国好人”。




当天,我区组织各级好人、道德模范代表,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南京江宁)共产党员服务队代表,普通群众代表在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中收看网络直播。

19岁的李先南参军奔赴前线,在23岁时带着责任与荣耀返乡,他在平凡岗位上奉献人生,又用36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照顾着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爹娘”。阵地一诺,此生必践。1986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54818部队授予他“个人三等功”,他曾获评南京好人、南京好市民、江宁区道德模范、南京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月度之星”“规范服务奖”等荣誉。

忠诚与英勇

1983年,李先南应征入伍,他结识了同样来自江宁的战友易忠怀,两人同吃同住同训练,结下了深厚情谊。19853月,李先南所在的部队到云南进行全方位适应训练,两个月后部队换防,进入作战最前线。每一次冲锋前,他与易忠怀都写好遗书,战友之间互相承诺,谁不幸牺牲了,父母就由活着的兄弟帮忙照顾。这句话,是他们的“生死之约”。易忠怀承担着极为危险的排雷工作,在一次战斗中,年仅21岁的他牺牲了,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1987年,李先南返回南京后,第一时间找到了易忠怀家,望着头发斑白的两位老人,他脱口而出:“你们就把我当儿子吧!”

陪伴与守候

李先南和易家人的这份相守,一晃就是36年。无论平日工作多忙,李先南都会常去看望老人,陪他们说话,帮忙添置家当。易妈妈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经常打来电话,电话粥一煲就是一两个小时。

战争无情,战友间却有生死诺言。日子久了,当初的生死约定已变成了生活日常。李先南深知,对于年过八旬的易家父母而言,陪伴重于一切。他继续用自己艰难的听力,接听着有些絮絮叨叨的电话,用已经瘦弱的身体和坚守承诺之心,陪着烈士的家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

责任与传承

工作中,李先南成为了一块砖、一个螺丝钉,他当过配电线路工、电缆运检工,攀爬过杆塔、下过电缆通道、参加过无数次电力抢修,每一次任务他都一丝不苟高质量完成。临近退休,他要求不给他减任务,在各保电现场、故障抢修现场,大家依旧能看到李先南瘦瘦的身影。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李先南的事迹,并跟随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尽一份力。

在江宁区“长江守望者联盟”活动中。李先南带着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南京江宁)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巡江护江、拾捡垃圾,为保护长江生态尽一份力。今年3月,10名小学生“寻访身边的雷锋”来到江宁区供电公司找到李先南。李先南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并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清明前夕,李先南带着鲜花来到土桥烈士陵园,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随行的还有党员服务队的青年党员们。面对墓碑,李先南说到,“老战友啊,我来了,孩子们也一起来看看你了。”李先南和大家讲述着曾经的战斗故事,勉励青年们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立足岗位,为江宁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李先南的事迹传播到千家万户,大家无不充满感动和敬佩。李先南也是江宁区“文明种子”宣讲团成员,他走进各街道、社区参加“文明种子”宣讲团活动,讲述亲身经历,传播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69日,根据李先南事迹改编的舞台剧《诺言在肩》,在“江宁之春”群众文化艺术节淳化街道专场首演,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今年以来,江宁区以“文明种子”孵化行动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种子”宣传宣讲活动,创新创作好人事迹文艺作品,扎实做好全国和省市道德模范、好人推荐工作,持续推进“美丽江宁人”“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扩大江宁好人影响力,树立鲜明价值取向,彰显社会道德高度。通过扎根于群众的推荐、评选,江宁区累计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文明家庭等27人(组),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江苏好人、江苏省文明家庭等32人(组),省市新时代好少年16人,南京市道德模范、南京好人、美丽江宁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通讯员 雍花 记者 陈慜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