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南京和平论坛组委会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全球学习中心联合举办“同行中国·走进南京可持续发展训练营”中外实践活动走进我区,20多名来自美国、德国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一流高校的跨学科优秀青年学生们走进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金陵水乡·钱家渡和佘村,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南京,用创新创意的方式和国际表达,向世界传播南京的美丽图景。
位于滨江开发区的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长江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公园里鱼虫林鸟草汇集、生物多样性丰富,被称为长江南京段的“江中绿宝石”和“生态大宝库”。中外青年学子们走进这个这个江水之间的“世外桃源”,结合各自学术背景及一流高校科研资源,探索研讨湿地生态修复、候鸟迁徙、湿地碳汇等方面议题。
当天,青年学子们还来到佘村明清古建筑群,探寻古建筑群的艺术美,感知美丽乡村;走进金陵水乡·钱家渡,了解非遗文化,跟着我区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和绳结制作。
据了解,此次参加调研实践的青年学子主要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合作的跨文化学习项目,“同行中国·走进南京可持续发展训练营”中外实践活动是该项目今年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学子们在8天时间里进行沉浸式调研实践,与南京发生美好的互动。
清华大学IUP 项目学员 彭杰克:“这是我第一次来南京,我觉得南京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特别是去了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叹!”
活动中,不少青年学子们表示,未来将以中外青年的全球视野、国际传播视角,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地中国,不断为全球发展发出青春之声、注入青春之力。
“我觉得南京是一个既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保护传统文化的城市,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华大学IUP 项目学员 沈慧琅说:“回国后,我也会告诉大家,如果你想看、体验中国传统的文化,你应该去南京,因为南京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清华大学学生 关辽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一个是丰富自己的阅历,另一个其实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够为传统的东西去赋一些能,比如是不是有一些文化之间的一些碰撞,能够产生新的火花,在现有的传承之下,我们青年人是否能做一些创新,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记者 王雯琦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