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宁区人民法院通报了2020年以来涉诈骗犯罪案件的审理情况。2020年至2022年,江宁法院办理的诈骗罪案件中,90后、00后被告人占比已经超过了50%。2020年至2022年,江宁法院共审结诈骗犯罪案件276件,涉案405人。由于诈骗犯罪由传统模式向网络迁移,部分帮助行为被分流定性为其他罪名 ,诈骗犯罪被告人数同比下降,而与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被告人数则同比上升。江宁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洪超兰表示,从实践工作发现,具体很多行骗者在境外,这也加大了打击难度,导致抓到的往往不是具体行骗人,而是下游当中提供银行卡,提供取现和转移资金服务的人员。
从案件具体情况看,诈骗手法层出不穷。有网络贷款、刷单返利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以提供虚假养老服务、投资虚假养老项目等养老诈骗犯罪;还有房屋买卖、租车抵押等诈骗类型。法官提醒,要警惕婚恋诈骗和“以借为名”的诈骗,这两类犯罪行为往往发生在所谓“亲密关系”人或熟人之间,双方之间的信任基础和“借钱”的合法外衣非常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记者了解到,在依法惩处、准确惩处诈骗犯罪基础上,法院在量刑上总体体现了从严处罚的精神。2020年至2022年,在依法办结的诈骗犯罪案件中,有期徒刑适用率为75.07%,其中,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重刑率达到20%,五年以上十年以下为33.34%。
“诈骗罪,首先要从法定量刑来看,如金额达到6万元,要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50万,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或者诈骗老年人,未成年人,更是要加重处罚。”洪超兰对记者说。
记者 田野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