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经验”成全省示范 谱写现代化交通综合执法新篇章
2023-09-12来源:
00

一支近300人的执法队伍换新装,“握指成拳”再出发,全力当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护卫;推出交通行政检查派单制、智慧化巡查等工作新方式,全力打好规范执法“组合拳”……南京市江宁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执法新模式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致力打造交通综合执法改革的“江宁样板”。

今年9月16日是江宁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正式挂牌两周年的日子,用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迈向新征程。江宁交通行政检查派单制、数字化指挥中枢体系建设入选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建设典型示范案例。

做好“老树新枝”文章 树立执法队伍新形象

党建引领赋动能,交通执法为人民。江宁交通执法大队打造“宁新聚力·护卫先锋”交通执法品牌,扎实推进“党旗红·交通蓝”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党建结对共建行动,用党建“绣花针”穿起综合执法“千条线”。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执法队员汲取红色营养、筑牢思想防线;通过专家授课、模拟演练等方式集中“充电”,加快执法人员适应综合执法新要求;组织全员线上业务考试,考试覆盖率、合格率均达96%以上,提升执法队伍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履职能力。两年来,执法大队上下多措并举,强思想转作风,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执法队伍全部换新证、换新装,首先在精神面貌上提升了执法形象,并且通过常态化的培训学习,做到内外兼修,书写交通执法新速度。”江宁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道,单位获评“全省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市交通执法局“优胜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先进单位”等荣誉,实现了稳健起步、良好开局。

做好“插柳成荫”文章 开启交通执法新模式

近期,江宁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八中队在G205铜井公路超限监测点路检路查时,通过手持执法终端,核查发现一辆未取得道路运输证的大客车从事班线客运,执法人员当即保存该车违法运输证据,并联系有资质车辆将27名乘客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今年以来,江宁交通执法大队积极推行交通运输行政检查派单制、智慧化巡查等执法新模式,依托省市“两客一危”车辆监管平台、智慧公路巡查系统等智慧化平台,以及执法终端、无人机等信息化装备,实现了勤务模式由“粗放”向“精准”的转变、巡查方式由“人工”向“智能”的转变,为维护交通畅行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江宁交通执法大队坚持以“协同”提优,强化跨区域联合,与安徽马鞍山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签订联合执法协议,每月在G205铜井苏皖省界周边开展联合执法2次,并建立信息共享、沟通协调、案件移送、案情通报等协同联动机制,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今年以来,我们联合马鞍山交通执法支队组织开展了‘天网’等一系列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江宁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道。

做好“育种蹲苗”文章 描绘数智执法新画卷

改革以来,江宁交通执法大队积极实践执法新模式,赋能惠企惠民,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了许多“零”的突破。站在新的起点,江宁交通执法大队如何夯实交通综合执法能力,谱写现代化综合执法新篇章?

“智慧大脑”赋能,利用大数据、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对各类违章行为的“预警预判”;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监管企业和执法人员数据库,依法制定抽查事项清单,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实现日常执法检查“双随机任务清单化”;基于AI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手段,通过机器视觉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全过程零接触非现场智能执法……江宁交通执法大队制定《数字化指挥中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绘就改革攻坚发展“路线图”,加快推动交通执法业务数字化转型,让“数字上的执法”取得更多看得见的成效,为全省县(区)级交通执法大队做示范。

下一步,江宁交通执法大队将持续深入探索“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不断完善数字化执法体系建设,让交通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努力为交通强省建设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通讯员 薛万强 雷欢欢

记者 王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