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座84岁德式民国建筑迎来“最后一次”大修
冬日的下午,阳光未见身影,天空稍显灰蒙。紫金山记者在鼓楼区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叩开了江苏路25号的大门。这里是吴光杰的故居,现在这里住着的是吴光杰的孙子——吴维成。
紫金山新闻之前也报道过这里,吴维成老人不仅爱护祖父的故居,还收留了20多只流浪猫狗,所以进入老人的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
“最后一次”大修
眼前的这栋德国式建筑于1935年动工,经历了84年的风风雨雨,房子主体屹然不倒,但正如人老了一样,也会有一些小毛病。所以,去年10月份开始这栋房子进行了一次大修,从房顶到地板,乃至外墙。
据吴先生说,这次大修应该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大修了。自1980年,父亲吴世武带着他们搬回到这里,已经有39个春秋了。恍惚间,1948年出生的吴维成也从青壮年步入了中老年。
这不是这栋房子的第一次大修,早在2002年,他们就对房子大修过一次。据吴维成说,当时维修费就花了10万。这一次的大修,据他保守估计至少要40万,加上之前大修小补以及维护的费用会达到100万之多。
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吴先生的收入有限,即使加上爱人的退休工资也只能徒唤奈何。那么,这些维修经费是怎么筹集到的呢?
吴维成对记者说,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海外亲友的资助,还有一个是“以房养房”的房租。
把房子当艺术品一样呵护
租房,实属无奈之举。虽然把房子出租了,但是吴维成不允许破坏房子原有的结构,里面的老物件也是不能替换的,可以说是一仍其旧。
父亲吴世武在世时,都不允许他们在房子里多钉个钉子。所以,现在的他秉承了父亲的遗志。
这次的大修,为确保房子按照原样修补,他也是时刻关注,并笑称自己是个“监工”。另外,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房子,增加它的寿命,吴维成在屋顶上使用了最好的高分子材料代替了油毛毡,瓦片也使用了定制款,外墙更是换成了防水的砖。
可以说,吴维成是把房子当做艺术品一样呵护,当然,它确实也是一件艺术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这是吴维成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并且,他还表示,出多少钱,也不会卖掉祖屋。
在房子入口一侧有一块断裂的石板,这块石板放在这里很久了,一直没舍得扔。吴维成说,一位曾经在这里住过的居民回到这里看看,意外地发现了这块石板,十分兴奋,不禁说道:“这块石板还没扔啊,老吴,你真厉害!”或许,对在这里住过的人来说,哪怕是开裂的石板也饱含了岁月的深情和时光的记忆。
文物保护的未来?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抛出了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下一代会不会也像他这样保护这栋承载家族历史和文脉的房子呢?
吴先生坦言,他爱护房子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在世前,燃着烟默默注视房子的情景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而他的下一代和他相比,对房子的感情不似他以及父亲那么深。怎么办呢?吴维成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是说“在我有生之年,不可能让房子受到一点损害。”
当时设计建造这座房子的人说过,这栋房子可以保证100年不倒。吴维成说,希望房子到了百年,也就是他80多岁的时候还能看到完好如初的它。
记者在查看房子的同时,发现在其旁边有一棵高大的雪松,冠若巨伞,高过屋顶,挺立于苍茫之间。据吴维成介绍,这雪松在房屋建成之际就存在了,树龄至少有90年。
古诗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雪松见证了这座房子的点点滴滴,房子也和树做了80多年的邻居。人们又常说,“观其友,知其人”,或许这房子也沾染了雪松的性格,尽管在寒冬中,也会挺立于世间。
新闻链接
小楼历史
第一任的主人是吴维成的祖父吴光杰。他是安徽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军事译著家,曾在德国柏林炮校学习8年,后任中国驻柏林大使馆武官,德国的生活和学习深深影响了这栋小楼的建成。
1929年,国民政府《首都计划》将颐和路、江苏路一带规划为新住宅区,一时高官名流纷纷在此落户,花园洋房、宫殿式官邸一栋栋竖起,犹如“万国建筑馆”。
吴光杰回国后,把在德国任武官时居住的使馆建筑图纸也带了回来,斥资16000大洋买下一亩多地,让人按照原样复制建造,于1935年建成了江苏路25号公馆。
窗户上红色的铁格子栅栏和阳台上的栏杆材料都是从日本进口的,鲜艳红色的地板、楼体的木材则是从美国进口的杨松。屋子里唯一保留至今的家具是一个1900年英国生产的浴缸,白色的釉面看似与平常所见的浴缸无异,但敲一敲就能发现——这是铁的。
据说,这栋私宅是吴光杰用稿费盖起来的。他终其一生都在从事军事教育和军事著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军官,还正式出版了《德国军事调查记》《国防刍议》等30余部(种)著作,被称为“兵学家”,在民国军界享有较高的声誉,郝柏村、郑为元等国民党军方重要人物都是他的学生。根据《第十二片区公馆碎影》中的记载,抗战期间,吴光杰每天在“中央广播电台”讲授一小时的“国民军事常识”,普及军事常识和世界军备,激发中国全民抗战。至今,小楼里还保留着他去世时蒋介石亲笔为他题下的“绩学贻徽”几个大字。(朱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