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建南社区:“滴水穿石”锚定小区治理 党建引领筑梦“石上花开”
2023-09-25来源:
00

麒麟建南社区:

“滴水穿石”锚定小区治理 党建引领筑梦“石上花开”

麒麟街道建南社区辖区内现有3个居民小区和1个商住一体式公寓,总人口1.99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基层社会治理矛盾日益凸显。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有效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建南社区积极探索,依托“石头记”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小区网格化治理精细化,以“宜居宜心”行动催开小区“幸福和谐之花”,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小区治理探索新路径。

“一张网”全覆盖,优化小区治理顶层设计

建南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引擎”,将多元主体凝聚在网格,打造“三位一体”的小区(网格)“大支部”格局,实现“一网统筹、多网融合”,构建高效运行的治理综合体。

以怡景园小区为例。在小区原有2个党支部的基础上,建南社区创新成立小区党总支,全面领导推进小区议事、决策和治理事务。同时,成立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全面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用党建这根“红线”把社区、物业企业、小区业主等主体串联起来。社区还协调小区物业成立片区党小组,致力打造“红色物业”,形成“小区党总支+物管会+物业”三方联动的协调运行机制,将党组织战斗堡垒牢牢地扎根于小区之内、居民之中。

“一个圈”聚合力,搭建议治相融自治平台

建南社区以“民事、民议、民决”为导向,利用各类平台、阵地、机制,打造“一个圈”的工作模式,逐步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下的“议治相融”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筑牢党建子品牌“青石连心桥”,通过整合“红色驿站”、“党群微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平台资源,在小区内开展一系列便民、乐民、育民服务活动,将服务和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围绕建强用活红色服务阵地,建南社区两委定期在小区“红色驿站”轮值坐班,主动了解掌握群众需求,推动阵地规范、功能拓展和服务转型,实现居民需求“无缝隙”链接、为民服务“零距离”供给。社区发挥“1+N”多方联席会议制度优势,针对小区治理难堵点问题开展“破题议事”。自怡景园小区党总支成立以来,在社区党委指导下,党总支会同片区党支部、物管会、物业党小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共同当好“红色管家”。围绕小区车位配比不足、非机动车车棚改造建设、小区安全隐患整治排查、楼道地库杂物清理、园区流动摊贩僵尸车清理等矛盾尖锐问题,广泛征询居民意见。目前,已累计召开“居民议事会”、“大支部联席会议”等十余次,翻身河停车场建设、园区非机动车车棚改造等4项实事工程已在推进中,小区共商共治形成良性循环,小区面貌得到极大提升。

“一条龙”送服务,主动靠前摸需求寻突破

建南社区以居民诉求为着力点,形成“两委干部+楼栋长+网格员”常态化走访入户机制,搭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楼栋长(党员中心户)”上下联动的组织网络,以摸清需求“小切口”带动治理突破“大变化”。

社区成立85人的楼栋长队伍,以党员为主体,广泛吸纳热心居民、小区“能人”。走访联户时,楼栋长“拉家常”“串门子”,充分发挥“熟人”效应和“前哨”作用,宣传政策、收集民意、反映诉求、调解矛盾,搭建“零距离”沟通交流平台,打通利民为民、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社区两委干部向前一步,主动“进网格、访民情、解民忧”,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变“被动解答”为“主动问需”。目前,已累计走访1170户,收集问题诉求524件,成功解决226件。社区还发挥党建子品牌“红石先锋队”优势,组建志愿服务队伍进行“组团式”综合服务和“个性化”精准服务,实现居民诉求“全响应”、宣传教育“全方位”,为小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一个家”齐打造,共育宜居宜心和谐风尚

建南社区以“宜居宜心”为行动目标,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塑造小区“家文化”,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社区打造“健康之家”,开展义诊、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心理疏导、医护志愿者“送医上门”等各类健康服务活动,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打造“文化之家”,建设集休闲娱乐区、办公区、阅读区、宣传展示区于一体的服务阵地,发挥大党委共建优势,结合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文艺汇演、读书分享会、春节送福、中秋团圆等文化文艺活动,引领睦邻新风尚;打造“爱心之家”,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弱势群体关爱、困难群众走访慰问等“助困暖心”服务活动,构建关心关爱“多边服务矩阵”。

下一步,建南社区将继续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上深耕细作,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营造宜居宜心的生活环境,为居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通讯员:潘林安   潘清森   记者:林奇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