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乐淘淘
2023-10-30来源:
00


1023日是九九重阳节。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老年工作,关注老年民生,不断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年人物质和文化生活更加美好,敬老、助老、爱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为老年人创造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环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无限美好。



在家养老就是好

关老,今天阳光真好,一会我收拾完屋子就推你到楼下晒晒太阳。冯秀梅是一名养老护理员,每个月她都会到淳化街道天景山小区的关民伟老人家,帮他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冯秀梅的到来,也给关老空虚寂寞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冯秀梅是区民政局推出的小江家护系统的一名护理员。和冯秀梅一样,目前全区共有200多名养老护理员,她们身着统一马甲,背着统一护理包,为全区7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85周岁以上老人等特定对象提供居家上门照护服务。

   除了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上门照护服务,遍布城乡的各类养老服务组织也让老年人找到了的温暖。

上午10点,在秣陵街道牛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罗慧正与姐妹们一起排练舞蹈。崭新的康养设备、舒适的环境和众多免费体验项目,让老人们赞不绝口。政府想得真周到,把养老服务中心建在小区里,不仅方便,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记者看到牛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有康体室、书舍、多功能室、诊疗室、用餐区,旨在形成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周到、便捷、高效、体贴的服务。

近年来,围绕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我区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从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规范服务补贴制度、开展特殊群体延伸服务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入手,今年新增了10个市三级(含)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着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机制,进一步夯实社区养老基础,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速增效,使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201家助餐点让老年人饭来张口

早上10点半,记者走进江宁养老助餐点黄家馄饨店看到,老人们正有序用餐。价目表上,清晰地贴着锅贴、烧饼、五香鸡蛋、馄饨等一些易咀嚼、易消化,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餐品。通过优化财政补贴政策,江宁户籍7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早餐3元、中餐4元、晚餐4元的财政补贴,以小碗馄饨为例,售价7元,老年人仅需支付3元(14只),如果外袋生食,还另加2只共16只。中餐3块钱,喝一碗馄饨,再加一个茶叶蛋,就能吃饱,太满足了。前来吃中饭的老人点赞道。据悉,像这样的助餐点我区共有201家,让广大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了饭来张口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年底,我区户籍60岁以上老人达23.1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8.3%,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围绕老年人就餐多样化、便利化的刚性需求,我区与“苏客”和善园”“青露”“包子哥等连锁中式餐点品牌合作,将老年人家庭周边的社会餐饮门店发展成老年人助餐点。去年,我区社会化养老助餐点首次开进农村,让农村老人也能享受更多福利。未来,银发助餐服务还将嫁接更多优质连锁餐饮品牌进行合作,为老人提供更多的优质助餐服务,让生活在江宁的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分钟学习圈基本建成


上午9点,湖熟街道老年大学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学员们正在表演歌舞、戏曲、乐器合奏等精彩的自创节目。舞台上,演员们用灵动的眼神、精湛的演技、出色的唱腔、传神的表现,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近年来,我区坚持把老年教育事业作为重点教育工程、民生工程,积极保障和促进老年教育协会发展,下大力气推进老年教育阵地建设,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老年大学(分校、学校)237所,实现老年大学区、街、社区三级全覆盖,基本构建了五分钟学习圈。各级老年大学会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设音乐班、书画班、门球班等,满足社区及周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张娟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