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禄口街道白云路社区,一群退休的阿姨组织了一个手钩毛线“永生花”的小组,丰富退休后的生活。眼看春节就要到来,她们也忙碌起来,赶制出一朵朵好看的“永生花”,扮靓这个冬日。
昨天,记者来到白云路社区。走进社区手工编织室,迎面看到一排特殊的“插花”作品。铃兰、玫瑰、绣球、风信子...它们色彩鲜明,造型别致,远观与鲜花无异,但触摸起来却是柔软而温暖,这些都是用各色毛线编织而成的毛线“永生花”。陶翠华是社区里的编织“巧手”,毛线在她指尖上来回穿梭,只需三五分钟,就化身为一片片栩栩如生的花瓣和绿叶。
陶翠华介绍道:“钩花要注意观察花叶花瓣的形态,一组车轴花大概是三朵花组成,再加上三片叶子,这样一组车轴花勾起来大概是要二三十分钟左右。钩织是一部分,组装也需要巧思,要花上很长时间去和真花做比对,再将花的各个部件组装起来。”
退休前的陶翠华就是一名毛线编织爱好者,退休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社区手工编织小组,学习手钩毛线“永生花”。没有勾花经验的她,一边和社区老师学习,一边在网上寻找教学视频加以琢磨,现已熟练掌握各种钩织针法,还发动身边退休的朋友一起参与,体验钩针编织的乐趣。
“以往我们只是勾衣服、打毛衣、勾鞋子,勾花没有尝试过。但现在没有人穿钩织的鞋子,也没有人穿我们打的毛衣了。陶翠华讲起自己勾毛线花的初心:“现在这样的毛线花很受欢迎,就想着用上以往钩织的经验,钩出各种各样的花出来,供大家欣赏,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据了解,白云路社区手工编织小组去年11月开始创办,目前已经吸纳了十几名居民参加,通过不断学习,已经完成毛线“永生花”作品十余件,并在社区进行展示。未来,她们还打算将“永生花”作品在电商平台“上架”,让手艺“变现”,实现创收。
白云路社区工作人员杨珍珍表示:“后期希望这样的手工活动有更多的人参与,编织小组也能够吸纳更多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断发展壮大,白云路社区也会搭建相应的平台进行展示。”
记者:王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