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召开的全区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推进会,吹响了江宁坚定不移走好以创新为特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号角”。
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的“新”包含了新的发展目标、要求、模式、路径、动力和成效。以召开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推进会为契机,江宁将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制造业强区建设为统揽,以“四链融合”为引领,以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5+4+5”创新型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力争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领域产值实现增长20%,抢占全新赛道,积极争当江苏“制造强省”、南京“产业强市”示范标杆。
实体经济是江宁最厚实的“家底”,是支撑全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在近日召开的南京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上,作为全市首批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的江宁代表——南京南瑞继保特高压直流与柔性输电高端装备攻关团队、苏博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材料创新团队代表亮相。南瑞继保攻关团队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先后创造12个“世界第一”;苏博特积极推进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系列国内外水利、能源、交通、市政领域工程项目。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今年,江宁计划实施194个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91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96.3亿元。我区积极构建项目“全要素策划、全链条审批、全周期管理”审批体系,探索重大项目洽谈签约、建设审批、竣工投用等全生命周期,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全力保障93个新开工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83个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
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几个管理人员在复查产品,机械臂忙个不停,实时视频显示着设备、工艺、物料、人员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这是在科远智慧滨江智能工厂看到的场景。今年,江宁将加速全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提升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2.39%,遴选建立全区“智改数转网联”服务机构资源池,持续开展“一企一策”免费诊断并服务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力争数字经济企业总量达到400家,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15家,进一步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创新活力。
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江宁开发区将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一项一策推动33个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全年确保国兆光电OLED微显示器件、中关村科创中心等11个项目竣工,汇川南京机器人、粤浦南京云创中心等13个项目投产,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新增长点。麒麟科创园将持续推动中国科学院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加快中科(南京)智汇工场等成果转化平台发展,建立园区人工智能联合赋能中心,着力打造国产大模型等智能计算产业生态集聚区。江宁高新区将围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生物药、新型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发力,打造“MAH持证转化产业园”“金陵美妆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滨江开发区将启动全市首个新材料产业园EOD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材锂膜、四院四部等旗舰型项目投产达效,实现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
新年新气象,实干开新局。江宁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坚实、创新生态优良的优势
稳住工业基本盘,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制造业强区建设轰响制造业“主引擎”,
努力为省市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记者 詹艳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