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小区“蜕变”
2024-04-10来源:
00

扫码、拍照、完成打卡……4月7日下午3:00,麒麟街道建南社区怡景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老杨巡逻至19栋楼下,查看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后,用移动终端扫描CP37处点位二维码,自动记录巡检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并上传到云端平台,完成3小时一次的日常巡逻打卡。

利用智慧预防巡检二维码让物业巡检不再只是“走一圈”,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像这样的打卡点,在怡景园小区有60多处。通过定点定时巡逻,不断提升小区安全指数。

怡景园是麒麟街道拆迁安置房小区,约5000多户、1.4万居住人口,外来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全区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建南社区深化党建引领,集中力量对怡景园小区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攻坚行动,着力提升小区治理水平。一个多月以来,小区变化真不少,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小区西门入口,市民有序刷卡进小区。小区内车辆停放有序,道路干净整洁,保洁人员正在捡拾绿化带中的垃圾。在19栋楼下的电动自行车车棚里,车辆摆放整齐,扫码充电插座有空余数量,三堵防火墙刚刚砌完,工人们正忙着安装消防喷淋设施。目前,小区内已安装29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1500多个充电口。为了更好方便居民电动车充电,近期小区计划增设部分集中充电棚,新增充电口1200处。

原先小区通风井处存在安装外凸防盗窗现象,有一定安全隐患。记者走访了多栋居民楼发现,现在通风井干净整洁,没有堆放杂物,外凸防盗窗已拆除,换成了平面防盗窗等。架空层也变得干净、整洁。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在集中停放点,地下室内也变得空旷了不少,原先的充电口已改造完成,杜绝了地下室充电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社区计划在闲置的地下室打造居民活动空间,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如果有居民推电动车进楼道、进电梯,汽车占用消防通道等情况,智能云平台会第一时间报警,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现场核实处理。”怡景园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冯伟伟介绍。目前小区内已安装近500处视频监控,监控室24小时有人值班值守,监控大屏滚动播放实时画面,通过“技防+人防”为小区安全护航。

在19栋楼下,设置了一处微型消防站,安全头盔、消防服、防护靴等消防装备一应俱全,水枪、水带、灭火毯等消防器材摆放有序。不远处的一面墙上,张贴着一张分布图,清清楚楚告诉你小区内微型消防站、消防栓的布局、位置。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在我区“1+3+5”“一网统管”消防应急救援联动处置机制中,这张分布图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小区物业人员等社会力量第一时间参与救援,进一步提升基层消防应急救援能力。

这些变化都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筑牢小区安全防线的缩影。在党建引领联动体系的加持下,建南社区党委班子多次联合怡景园小区自治委员会、物管会召开座谈会和居民议事会,集思广益,破解治理难题,用党建这根“红绳”,把社区、物业、业主等主体串联起来。

建南社区还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全盘统筹、街道驻村领导组织协调的治理模式,对怡景园等安置房小区按照前期“五包一”(社区、物业、街道干部、城管、派出所五个工作人员包干一栋楼)、后期“3+2”(社区、街道干部、物业3个工作人员包干一栋楼,城管、派出所机动配合)工作机制,开展消防整治攻坚行动,筑牢小区安全防线,让居民安全感更足、满意度更高、幸福感更强。

记者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