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江宁开发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校地合作暨“环南航科技创新带”启动大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以校地融合发展新范式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跃广、贲德出席,区委书记林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姜斌分别致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区领导黄成文、王爱军、周强等参加。
199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地江宁。一直以来,校地双方坚持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先后共建了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耘瞳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一批科创平台。近三年来,校地双方开展合作项目达300多项,联手打造了校地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样板标杆。
活动现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技术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天元实验室”入驻揭牌,江宁开发区“光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一批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将推动校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拓人才培养新通道和科技创新新途径,书写园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篇章。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14所、29所、504所、中航光电等单位联合共建的“天元实验室”,将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与深空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推进科技成果和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微波光子技术产业高地。
由江宁开发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手打造的“环南航科技创新带”现场发布建设方案。该创新带将以南航将军路校区及南侧翠屏科创大厦为核心,创新带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打造2家以上具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校地合作示范园,辐射带动新增产业规模200亿元,成为全国一流的环高校创新带和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林涛在致辞中表示,江宁将以最大力度、最高标准、最优环境服务环南航科技创新带等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组合,催生更多标志性、原创性科研成果,全力打造动能强劲的创新引领带;进一步紧贴“5+4+5”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丰富拓展应用场景,积极抢占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带;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联系、精准化服务机制,做到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全力打造校地融合的先行示范带。
姜斌致辞指出,希望校地围绕环南航科技创新带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接、细化合作,在机制构建、人才引培、技术创新、产业转化上持续发力,共同打造人才共育、项目共当、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产业共培的高品质创新生态涵养地,期盼更多企业深度参与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来,加快催化相关产业的形成,更好服务支撑校地高质量发展。
记者 詹艳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