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四普”进行时!今天说说上坊的TA!
2024-04-16来源:
00

文物是时光的馈赠

是文明的载体

是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的鲜活纽带



目前,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17处。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

江宁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上坊孙吴墓


上坊孙吴墓又称为上坊东吴大墓,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帕威尔路,前对青龙山,背依黄龙山。此墓于2005年12月22日被发现,墓主身份推断为孙吴高等级贵族或是孙吴宗室。上坊孙吴墓2013年 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上坊孙吴墓



文物介绍


图片

上坊孙吴墓文物位置示意图


上坊孙吴墓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出土瓷器最多的孙吴墓葬,其规模远远超过朱然墓及其旁的朱然家族墓,超过湖北鄂州孙将军墓及鄂钢饮料厂一号墓,甚至超过了被发掘者推定为吴景帝孙休的定陵马鞍山宋山大墓。


图片

墓葬全景

图片

墓室内景

图片

墓室内棺木



该墓由封门墙、石门、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前室两侧有对称的耳室,后室后壁底部有两个壁龛。前后室属四隅劵进式穹隆顶,甬道和耳室属于劵顶。2006年南京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青瓷抚琴俑、鼓手俑、食盒及铜钱纹罐等一百余件(多残破)。其中又以青瓷器占大宗,是南京 地区六朝墓葬中出土瓷器数量最多、器类最全的一座。



图片

上坊孙吴墓出土青瓷抚琴俑



文物漫谈

(1)墓主


上坊孙吴墓前山后水,左右环抱,“风水好”是专家到考古现场的第一感受。六朝时期 墓葬特别讲究 风水 ,要“后有靠,前有照,左右环抱风水上佳的上坊孙吴 墓也不例外。它的东北有两组群 山,可谓“背山”,寓意“前有远瞻之力,后无后顾之忧”;同时山呈 八字形,形成一个风口,寓意“顺顺当当”, 吉祥如意 。而且在墓地前方不远 处 原来 是 一处水塘,可谓“面水” 生财 ,寓意“聚财、有生气”, 因此 “风水这么好的墓,决不是一般身 份 的人能安葬在这的。”那么墓主人的身份到底是怎样的呢?


图片

考古平面图


“由于没有出土墓志、竹木简牍等文字性材料,所以至今墓主的身份仍是个迷。”南京大学蒋赞初教授说,根据他研究过的好几百座六朝陵墓的经验来看,该墓室有可能与孙权的孙子孙皓有关。但是自公元280年起,三国归晋,孙皓被俘,几年后客死洛阳,那么上坊的这座孙吴墓到底是否与孙皓有关呢,至今仍是个谜。


图片

陈光鎰漫画版《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三国归晋》


据记载,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生活比较奢侈,在位时曾建过好几座大墓,所以在他在当政时,孙吴出现这样的大墓,完全有可能。


图片

虎首石棺座


(2)墓室


上坊孙吴墓墓室巨大,结构精巧,有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早期六朝墓葬中最大的砖墓室,创下了六朝之最。前后室均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从中央向两侧斜砌成倒“人”字形,穹隆顶是由一层层带花纹的青砖垒砌而成,砖和砖之间可谓严丝合缝。这些墓砖相互挤压,受力平衡,因此得以在地下支撑穹隆顶长达千年之久,现在这种墓葬技术早已失传。


图片

发掘现场


这座孙吴墓规模庞大,排水系统也非常发达。在已知的六朝墓葬中,只有东晋和南朝帝陵的排水沟能达到100米左右,而这座孙吴墓排水沟的已长达106米。


图片

上坊墓排水沟


(3)孙吴


上坊墓的墓主身份尚有争议,但是乃孙吴时期大墓确是无疑的。孙吴是三国政权之一(公元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1日),由孙策、孙权兄弟割据江东建立,国号“吴”,史称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三足鼎立之势,所统地区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图片

三国鼎立形势图形势图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共历四帝,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三年(222年)孙权为吴王,名义上依附曹魏,实际已脱离曹魏控制。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孙吴正式建国。


图片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起初建都于吴郡(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南京)。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来源 |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江宁文体旅

编辑 | 乌仔

江宁融媒新闻
,赞28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