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5周年。江宁融媒体中心携手江宁档案馆收集、整理了一批历史档案资料,透过一份份泛黄的档案资料,让我们再次重温南京解放前后的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解放初期的“江宁人”的奋斗历程。
南京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就从冀鲁豫、冀中等地抽调了一批南下干部,进行短期集训。他们后来成为接管南京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江宁档案馆馆藏的《江宁县委组织部渡江前干部登记册》中,记录了1949年4月渡江前,准备接管江宁县的150多名干部信息。据悉,该《登记册》详细登记了干部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籍贯、工作简历、原任职务、提任职务等。他们大多来自山东掖县,最小的才19岁。江宁区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童庆介绍:“这份南下干部名册里登记的孙永堂同志,写过一本回忆录,名叫《南下渡江经过略论》,记录了他4月24日过长江抵镇江,4月26日晚从镇江乘火车抵达南京下关,4月27日学习了解江宁县情况,4月28日下午抵达江宁县东山镇的经过,为全面了解解放江宁前期准备工作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参考资料。”
南京解放前,中国共产党除了在干部队伍上做了充足的储备,为了保证顺利接管,对南京的调查工作也在同步展开。在馆藏的《江宁调查》中记录了当时江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社会等七个部分的基本信息。根据档案资料,当时的江宁县为一等县,总人口43.3万人,有46个乡镇,最大的镇为湖熟镇,此外,板桥镇当时也属于江宁。全县拥有江宁师范学校、私立陶吴中学,以及私立小学6所,国民学校36所。江宁区委党史办 党支部副书记 濮潇介绍,《江宁调查》还记录了当时江宁的驻军、工业、金融、仓库、矿产等情况,可见解放南京准备工作之细致。这份调查报告全景描绘了国民党统治下的江宁县域情况,是研究当时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份重要资料。
吴丹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