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昨天,我区举行“展现生态之美 弘扬长江文化”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江宁成果”“江宁行动”“江宁探索”。
揭秘生物多样性“家底”
初夏的新济洲,草长莺飞,生机盎然,随处可见“人退绿意生、鱼鸟结伴归”的美好画面。地处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洲,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于2016年8月获评南京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我国首个长江洲滩型湿地公园。
2000年底,我区对新济洲进行“生态移民”。如今,岛上的“新居民”越来越多。活动现场,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发布生物多样性成果,新济洲“大家庭”成员持续扩容。截至目前,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各类生物资源共有1704 种。“东方白鹳、花脸鸭等6种鸟超过了全球区域种群数量1%。”据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全文介绍,今年还新发现了黑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尾歌鸲 、小白额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种鸟类。
当天,与会人员参观了新济洲生物多样性摄影展,一幅幅长江、湿地、飞鸟组成的壮丽画卷精彩呈现。
聚焦长江文化实践探索
19.08公里的长江岸线美如画,一江碧水向东流。作为“长江入苏第一站”,江宁因地制宜,生动作答“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这一时代课题。
活动现场发布了长江文化公园江宁段云平台建设成果。南京文投集团依托长江云平台基座,系统梳理江宁段各类文化资源,文保、名人、非遗、红色文化、乡村文化、文化场馆等专题数据全部“上云”,可视化展现全区291处长江文化资源点位详情,形成江宁长江文化地标“云上一张图”。大家可以云端访问“长江入苏最美门户”,共同体验“诗画江宁,云上长江”!
区文明办发布江宁区“长江文化”文明实践带,涵盖了滨江公园、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码头、滨江开发区部分绿色环保型企业、江宁街道沿江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各阵地特色,创新推出“科普宣教”“志愿服务”“自然教育”等3条文明实践主题体验线路,并打造“春•芳草诗会”“夏•江边夏夜”“秋•江畔遗珠”“冬•汇聚东流”等“长江守望”四季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各类宣讲、文化、科普、健身、社教等文明实践活动。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宁
活动现场,江宁传媒集团发布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公益生态研学项目。当天,50名研学成员参加了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研学徒步活动,5公里的徒步中,大家身临其境感受生态文明之美、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今后,足不出户也能“游”新济洲!当天,“云游新济洲”小程序正式上线。该小程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网友实现第一视角“入画”新济洲,邂逅湿地中的动植物精灵。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活动现场,卫岗乳业发布“豚宝”联名产品新包装及文明实践行动,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贡献企业力量。区司法局公益宣讲小课堂《长江保护法》,让“保护长江、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主题。如今,在江宁大地上,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一幅绚烂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为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注入无尽的活力与色彩。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