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与石埝村共建实践基地
2024-05-24来源:
00


近日,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与禄口街道石埝村共同举行“节气话生活 非遗育文明”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进一步拓宽学生实践视野,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此次活动在石埝村“回家书房”举行。石埝村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的传统村落。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石埝村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与石埝村的合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与地方实践的深度融合,为石埝村的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活动中,区作协主席李萍介绍了石埝村水荆墅村的基本情况,强调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她表示,将积极响应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号召,继续运营好“回家书房”,用好政协和作协的平台,吸引乡贤回乡,引入优质文化资源,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以书香润泽人心、涵养乡风文明,以文化汇聚乡村发展力量,把本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随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涛介绍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文明实践伙伴”单位的建设情况。他强调,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石埝村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东南大学哲科系主任卞绍斌介绍了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与规划,表示将结合乡村文化振兴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哲学人才,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与石埝村共建实践基地的举措,是双方共同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的重要尝试,不仅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与石埝村的合作开启了新篇章,也为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开展一系列的合作项目,包括乡村文化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教育支持等,共同为石埝村的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缪飞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