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江宁勇当“开路先锋”
2024-06-20来源:
00

行走江宁,处处感受到科技创新焕发的勃勃生机: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络CENI今年将完成全面验收,向各类实验提供网络共享服务;南瑞继保单板调试车间内,平均一分钟完成一块电路板的检测,相关数据回传至中央数据库便于追踪;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场地,在手机上选定目的地,无人驾驶汽车就会自主启动,一番丝滑操作将乘客安全送达……

攀登科创高峰,江宁资源富集、潜力巨大。1个国家实验室基地、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6个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汇集,拥有24所驻区高校、在校师生超30万人,平均每天新增60个科研专利授权,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2400家,全区人才总量达43万人。依托诸多优势,江宁提出勇当江苏和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

创新高地释放磁场效应

秣周东路,紫金山实验室大厅内,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第一、不可替代”16个字的愿景格外醒目。这里组建了由1000多名研发人员组成的强大团队,专注于未来网络、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江宁东北部的麒麟科创园,京沪高铁穿园而过,一列虚拟的信息高铁也从这里驶出。园区内的信息高铁开放实验室实现南京、北京、郑州、重庆等城市数据中心算力并网,推动IT3.0信息基础设施进入中国时代

江宁把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选项”“先手棋,不断增强重大创新平台的辐射力。区委全会报告提出,加快把43平方公里的紫金山科技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力争五年内未来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实现实验室产业集团科技城三次方跃升;在麒麟科技城落地建设中科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提速推进信息高铁、开源软件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建设;深层次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朝着产业化方向加快发展。

校地融合共谱奋进新篇

527日,江宁区与东南大学召开共建共融共享合作交流会,促进校地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共建共融共享合作。自东南大学扎根江宁以来,我区进一步强化校地融合创新发展,特别是在合作共建紫金山实验室、环东南大学知识创新圈等创新载体方面,围绕移动通讯、未来网络以及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


江宁坚持把驻区高校院所作为创新发展的特色资源库战略同盟军,持续深化实施四百工程,与重点高校构建高黏性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成果就近转化的效率和效益。

推动校地企融合发展,根本目的在于整合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去年以来,我区出台了《江宁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宁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重点依托江宁开发区与东南大学共建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环南航创新带,江宁高新区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汤山度假区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四大校地融合发展平台,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百项。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创新

被称为电力高速路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其关键技术和设备此前一直被欧美企业垄断。2001年,南瑞继保承担了直流设备制造国产化任务,在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里,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此后,南瑞继保一路披荆斩棘,一步步抢占技术制高点,打造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等多项国之重器。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南瑞集团、南瑞继保等发挥核心技术领先和人才聚集优势,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打造产业强链、供应强链。胸怀能源安全和保障这一国之大者,江宁智能电网不断深入科技创新无人区

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条产业创新链。今年,我区将继续强化龙头企业的创新主力军地位,发挥南瑞系”“药科系”“海归系等链主企业的资源整合功能,继续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建设,采取拨投结合”“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推进创新研发转化,推动全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记者     詹艳娜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