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024年江宁区“向人民汇报”活动——江宁人才集团专场举行,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现场接受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风监督员、服务对象、市民代表和媒体记者的评议。
自2022年组建以来,江宁人才集团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践行“四敢”精神,统筹推动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产业招商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持续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路径,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人才力量,汇聚了智力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市场化的探路者,集团自成立以来,瞄准顶尖人才、企业人才以及高校人才,分类提供多项支持。
聚焦顶尖人才,提供精细化服务。在区委组织部领导下,设立“院士专家服务站”,出台院士专项服务实施办法,会同14家单位提供20项服务事项,为28位院士建立VIP专属服务群,目前累计提供服务近百次。面向A-F类人才开展需求调研,根据200余名人才反馈信息制定首批20条《江宁区人才“关键小事”服务清单》,完成咨询服务百余次。
聚焦企业人才,畅通供需渠道。重点打造“梧桐林”招聘线上系统,为区内企业提供专属的公开招聘平台;瞄准高校院所、海外平台、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定向引才,实现人才和企业双向对接;线上整合资源,开发人才码小程序,满足人才就业生活娱乐一体化需求;线下集聚人才,组织180人参加马拉松“江宁人才跑团”。此外,在南京人才日开展“紫金山国际人才街区”开街暨青年人才绿野派对活动,打造“人才专列”网红打卡点,让人才活动有阵地、服务有保障。
聚焦高校人才,加强引育力度。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50余场。连续开展两届名校优生定向选聘工作,携岗赴清华、北大参加“魅力南京”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共吸引4000余人投递简历,成功引进近百名名校优生来我区就业。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而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我区自2012年探索设立政府引导基金,集团作为母基金管理人,坚持国有创投初心使命,积极服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打造了一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直投团队,通过直投基金的方式,发掘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的科技成果、科创资源,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二是充分发挥引导基金的平台优势和放大效应,通过参股基金的方式,汇聚各类资本支持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集团积极参与推进江宁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投结合”相关工作。“拨投结合”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实验室技术熟化度不高,但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已突破技术攻关的重点难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首个由东南大学孵化的“脑肿瘤AI决策辅助诊断”项目已落地开发区。
针对访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江宁人才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系统梳理相关问题清单,全面分析原因,细化改进措施。下一步,集团将坚持党建引领,坚守功能定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深入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路径,力争在人才引进、产业服务、科技金融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为江宁打造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行区贡献力量。张娟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