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上新”,江宁“五拼五比”火热进行
2024-07-01来源:
00


6月29日下午,江宁区举行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暨“五拼五比月月赛 敢为善为当标兵”季度点评会,动员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全会部署,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紧扣全年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持续向好,奋力打造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行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王广基,区委书记林涛,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田丰,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徐珊等部分驻区高校领导和生物医药领域学科带头人,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创新投资集团、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京检查分局负责人,区领导黄成文、王爱军、樊向前、王才权、邱益萍、周强以及全区重点医药企业代表等参加。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展现高质量发展蓬勃活力和强大后劲

重大项目既是当前稳经济、促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强信心、增后劲的长远之策。今年以来,江宁用好全链审批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建设不仅推进速度快,而且质态明显提升。目前,江宁区192个重大产业项目、83个省市重大项目以及31个民生实事项目、348个城建项目正加快建设,确保上半年省市重大产业项目100%开工。

今年15月,江宁完成项目招引166个,总投资525亿元,其中极星科技、百兆瓦储能等亿元以上项目134个,10亿至50亿级以上项目7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已完成全年83%的招商引资任务,为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今年前5个月,全区实际使用外资完成年度计划58.3%,超序时进度16.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市前列。

重点项目赶工期、抓进度,重大工程抢时间、保节点,夏日的江宁,处处涌动着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建设热潮,广大工程建设者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定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用饱满的激情全力提速,奋勇向前。风正好扬帆,奋斗正当时,一处处充满干劲的建设现场,是江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生命科技小镇科技走廊综合配套项目总投资13.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借鉴国际先进商务社区融合建设经验,打造集综合服务中心、精品酒店、会议中心及景观附属设施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社区中心,进一步提升小镇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天印智造谷高标准厂房项目总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将建设高标准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工业创意等产业,打造生态、智能、现代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全面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2.5亿元。

麦澜德是智能盆底生殖康复诊疗系统和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麦澜德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集研发、生产、组装、调试、仓储为一体,计划2024年底前办理竣工手续,项目建成后,可支撑公司未来2030亿元产值。

作为江宁药谷核心区,天印健康创新园项目总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包括研发办公12栋、商务办公7栋、会展中心1栋、人才公寓1栋、配套设施3栋,将聚焦医药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创新要素集聚,联合驻区高校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药创制服务平台。

发布行动计划、落户重大项目、共建创新平台,建设最优生态服务示范区

当天开展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共建活动上,《江宁高新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最优生态服务示范区行动计划》以及江宁高新区“金陵美谷”新IP对外发布。

根据行动计划,江宁高新区充分释放优势资源,通过发力前端、四链融合陪伴行动,建设从早期研发、临床试验、申报上市到市场开拓的全面覆盖、精准响应、政策集成生态服务示范区,持续优化审批链,拓展市场链,强化人才链,健全金融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打造江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江宁高新区与中国药科大学签订“中国药大药谷”合作共建协议。“中国药大药谷”是江宁高新区与中国药科大学在共建原创药物研究院的基础上,依托天印健康创新园,充分发挥中国药科大学科研优势,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服务、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10个生物医药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江宁高新区,进一步壮大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6支产业基金和2家金融机构与江宁高新区开展战略合作,以金融“活水”赋能产业发展。江宁高新区与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订共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服务示范区协议,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

同时,东南大学、江宁高新区“发现东大独角兽”生物医药产业大赛启动,“南京美丽健康产业发展联盟”揭牌,“中国药大药谷”和天印健康创新园启用,还进行了2024年江宁高新区Ⅰ类创新药及Ⅲ类医疗器械上市新品发布,标志着我区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先导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

江宁区作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入选全市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江宁区重要经济阵地,江宁高新区是南京市生物医药“两核三极”规划布局的重要一核,已集聚重点企业300余家,位列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排名第16位。今年上半年,江宁高新区共有7款新药和3款器械上市,其中包括2024年南京市首个1类创新药和2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今年1-5月,江宁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呈现加速跑的良好势头。

据了解,江宁区拥有24所驻区高校,超30万在校师生。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的积聚,为校地高质量发展添加了源源动力。

当前,江宁正加快把43平方公里的紫金山科技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力争五年内未来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实现“实验室—产业集团—科技城”的“三次方”跃升,并以此为牵引,探索“高校院所主导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主导科技创新合作、政府主导科创生态优化”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坚持把驻区高校院所作为创新发展的“特色资源库”和“战略同盟军”,持续深化实施“四百工程”,与重点高校构建高黏性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成果就近转化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努力把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奋战三季度、展现新作为,为省市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

当天的点评会通报了全区上半年“五拼五比月月赛 敢为善为当标兵”评比结果和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部署了下半年招商引资工作。今年1-5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46.7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4亿元,同比增长5%。

今年以来,江宁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促发展“先手棋”,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绘制招商图谱,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聚焦产业链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区域总部、“专精特新”企业,继续发挥园区招商“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采取精准化招商、靶向招商,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瞄准全年目标,江宁区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固本强基、服务业补短提质、未来产业兴新蓄势”三大行动,重点抓好招商统筹协调、优质项目招引、项目落地转化和外资招引到资,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一系列项目落户、增资扩产的背后,看中的是江宁一流的营商环境。近几年来,江宁区聚焦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全链审批服务,从政务服务提质、项目审批提速、营商环境提优着手,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江宁”,做好江宁政务服务“总客服”,用高品质政务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林涛强调,在实现高水平“双过半”的基础上,全区上下要咬定目标、强化攻坚、放大优势,全面增强发展新动能、持续引进优质新项目、探索构筑营商新生态,在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深挖消费潜能中,奋战三季度、展现新作为,为省市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

当前,江宁区正深入贯彻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按照市委赋予的“打造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全力抓好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经济、区域协调联动、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改革开放“五项关键任务”,着力构建“5+4+5”创新型产业集群,坚决扛起先行之责,积极探索先行之路,全面激活先行之力,勇当江苏和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筑路先锋”、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的“探路先锋”,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不断开创江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记者:林奇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