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宁实践调研基地和“江宁—昆山”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共同举办的“红喇叭”送“理”进校园活动走进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历史文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故事送进校园,并与东大师生互动交流。东南大学5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江宁区委党校老师初骁分享了《南京第一缕文明曙光——湖熟文化》,让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宣讲员刘飞以“品金陵韵,觅太白风——何以中国听我说”为题,以诗仙李白的诗词为线,向大家娓娓道来了金陵名胜美景与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宣讲员周璇带大家走进江宁的“三座山”——牛首山、方山、紫金山实验室,共同感受江宁逐绿而行的壮美画卷……活动中,江宁区“红喇叭”理论宣讲团成员们结合江宁实际,特别是改革发展实践,以江宁经济、历史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实践经验、典型案例为引,以小切口、小故事为线,带领东大学子走进江宁、了解江宁,进而爱上江宁、留在江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了解,2022年6月,江宁获批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实践调研基地。今年3月,东南大学获批成为“江宁—昆山”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如何放大双重基地建设效应,促进校地融合发展?江宁和东南大学围绕“党的领导”“人才核心”“新质生产力”三大领域,通过实施培根铸魂、研学培训、咨政建言、创业实践等“四大项目”共11项工作计划,开展全方位、多元化深度融合,打造合作共赢发展平台,促进校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取得新进展。本次送“理”进校园活动正是推动校地融合发展,落实基地共建“宣讲联盟计划”的新探索,也是两个基地共建共创的新举措,更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到传播的新模式。
今年以来,我区“红喇叭”理论宣讲团结合全年持续开展的“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主题宣讲活动,线上线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理论宣讲“六进”活动200余场,让党的好声音常下乡、常在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下一步,我区“红喇叭”理论宣讲团将依托江宁—东南大学“双基地”共建平台载体,不断总结提炼“江宁实践”“江宁模式”,提升全区基层理论宣讲产品研发能力、宣讲队伍理论素养和宣讲水平,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故事”,让宣讲更“接地气”“冒热气”。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