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 “食”力出圈
2024-11-11来源:
00

提到社区食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以日间照料中心为代表的老年人助餐。然而,如今的社区食堂却凭借“食”力出圈,“圈粉”了很多年轻人,掀起了社区食堂“打卡热”。

中午10点半,位于东山街道上坊社区的社区大食堂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准备中午的午餐。大排、红烧鱼、毛豆肉丝、菜瓜小炒、青椒肉丝、糖醋包菜……透过玻璃窗,远远看见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整齐地盛放在保温盆里。价格牌上,赫然地写着“一荤两素,15元”的套餐价格,75岁以上江宁户籍老人和政府养老扶助对象每天还能分别再享受5元和10元的优惠。
中午11点半,食堂内陆续迎来了食客。市民陈师傅是附近小区的物业保安,是这里的常客,“清爽,可口,有食欲”是他对菜肴的肯定,陈师傅说,与外面相比,这里的价格也很实惠,菜的分量很足,很实惠。
住在附近小区的刘女士最开始只是抱着好奇心来试一试社区食堂的菜品,试过之后不禁感叹:真香!现在她经常带着老公和孩子来社区食堂“打卡”。她说:“这里菜品我吃得很放心,价格也便宜,平时工作累了,不想自己烧,下楼就能吃上一碗热乎饭,很方便!”
社区食堂就餐人群除了附近居民、工作人群以外,外卖或快递小哥也会前来社区食堂就餐。朱师傅在附近工地上班,午休时间跟工友一起过来,“米饭管够,其他菜分量也很足,适合我们这种干力气活的。”
社会人员到店量增多,社区食堂的收入自然也增加一些,能更好维持店内运营。社区大食堂负责人翟秀芳介绍,社区大食堂自营业以来,就吸引了不少社会化人员前来就餐,“我们也是想通过多业态运营,保证其长期运营,维持社区食堂的正常运作。”
社区食堂为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放心”“方便”“实惠”是听到最多的答复。市民沈女士是在附近工作的一名白领,之前她都是点外卖,自从社区大食堂开业后,她就没去其他家吃过,“之前点外卖一荤两素至少20块,除了价格外,品质的把控也让我很放心。”沈女士说,这边的菜品都很干净的,经常会进行取样调查。

“社区食堂首先是要把老年人服务好,菜品要少油少盐,针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我们也推出上门送餐服务。”翟秀芳说,社区食堂不仅为老人提供了吃饭的便利,也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固定场所。不少老人在吃饭之余,常聚在食堂拉家常,有的干脆就约在食堂下棋、喝茶。同时,为了拉近与老人的距离,社区大食堂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太极扇、老年舞等活动,开设书法课、装饰画等多门特色课程,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文娱需求。贴心的是,社区大食堂每月会给老人举行集体生日会,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关爱和温暖,“我们也希望这些特色化的活动能够吸引人气,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群体来到我们社区食堂。”翟秀芳说。

张娟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