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来,江宁区文明办以元旦、春节为契机,集中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200余场,让文明乡风真正浸润千家万户。
“幸福课堂”——趟出了文化生活新内涵。以文明实践“幸福课堂”为载体,通过开展非遗体验、年画寻味、趣味互动等各类移风易俗活动为传统节日赋能添彩,引导群众以“欢歌喜舞”替代鞭炮轰鸣,用“戏曲健身”代替棋牌娱乐,吸引群众远离低级趣味,陶冶高尚情操。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老干部局、文联、梁台诗社等单位,将“蘸”满祝福的手写春联、福字送至居民手上,用墨香温润群众心灵。邀请“中国好人”江永新、非遗传承人戴厚芳,带领居民体验剪纸、篆刻、拓印等非遗技艺,在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中品味传统。区文体服务平台精心策划民俗接“福”、文学之“福”、展览见“福”、游园集“福”、乡村有“福”五大主题板块活动。湖熟街道杨柳湖社区推出绳结、裱画、打香篆、宋代点茶等民俗体验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首个“非遗版”春节的魅力与韵味。
湖熟街道杨柳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杨柳市集
“大小喇叭”——唱响了节俭美德新潮流。每逢春节期间,都是娶妻嫁女、设宴款待的高峰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抓住契机,主动作为,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响应,共同发力。先后联合区餐饮协会,在春节期间动员商家引导顾客合理点餐,积极践行“光盘行动”。联合区民政局、融媒体中心,策划《一路有您》婚姻家庭广播节目,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发动居民志愿者自编自演移风易俗情景剧《喜事从简》、快板《移风易俗传佳音》等文艺作品,制作《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承诺签名板,在寓教于乐中加强抵制大操大办和高价彩礼的宣传引导。邀请“江苏好人”刘文珍老人,用乡言乡语倡导居民们自觉抵制婚事中的铺张浪费、恶俗婚闹等不良现象,树立文明新风。
居民志愿者自编自演移风易俗情景剧《喜事从简》
“文明积分”——厚积了文明祭扫新风尚。春节祭扫是传统习俗,江宁区将厚养薄葬、绿色扫墓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家庭积分制管理等基层治理体系,通过积分激励,引导群众祭扫方式由“重形”向“重情”转变。横溪街道西岗社区红白理事会通过集体协商,选择用“气球鞭炮”替代传统烟花爆竹来累计文明积分,所获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社区服务中的优先权益,在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同时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江宁街道清修、洪幕、上湖等村(社区)在春节前夕设立“鲜花兑换点”,通过日常文明积分换取鲜花5000余束,同时邀请居民写下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及祝福话语,放入锦囊,遥寄哀思,进一步推广“锦囊寄哀思”“积分换鲜花”的“无烟火祭扫”,参与群众超2000人次。
江宁街道清修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鲜花兑换点”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