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今天,《南京市江宁区机构改革方案》发布。机构改革后,我区共设置区级党政机构37个。党委机构10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9个。政府工作部门27个。较改革前,净减少区级机构12个。区机构改革工作将于2月底前基本完成。
思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地方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关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区委编办负责人介绍,我区机构改革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关于地方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机构改革方案》《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和《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为着力提升改革创新活力,加快建设新时代新江宁,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调整优化党政机关和职能
此次深化机构改革,是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区主要机构设置同中央和省保持基本对应,与市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以“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为抓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加强党的领导上,建立健全和优化区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组建区监察委员会,组建或调整优化区委审计、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区、网信、外事、教育、农村工作等7个区委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进一步加强区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公务员工作,区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
在机构组建上,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在区级组建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地方金融监管等部门,重新组建区司法局,进一步优化区委办公室、区科学技术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审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责,调整区委老干部局、区信访局管理体制,将区委区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与区委组织部合署调整为区委工作机关。
特色:聚焦重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
据介绍,按照中央关于“各地可以在一些领域因地制宜设置机构”的要求,此次改革因地制宜设置了区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行政审批局作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具有鲜明的江宁特色。
其中,行政审批局将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责,以及区级部门的有关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协调推进、政务数据归集应用等职责整合,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主要内容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全面:人大政协群团等改革同步推进
与以往机构改革主要涉及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不同,此次机构改革除党政机构外,还涉及人大、政协、群团、事业单位以及综合行政执法、审批服务便民化和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等,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区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分别对区人大、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群团改革,重点是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决策部署,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区级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对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全面清理职能的基础上,将行政职能回归机关。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在区级整合组建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同时将综合行政执法向街道延伸,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强调以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为抓手,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调全面加强基层党建,按照中央部署,构建简约便民、阳光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据介绍,各部门将坚决维护党中央改革决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抓好落实,不折不扣完成改革各项工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