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鸬鹚,在我们江宁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它又叫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嘴长类似鹰嘴,所以俗名也叫鱼鹰,鸬鹚善于潜水捕食鱼类,现在在我们江宁地区还有为数不多养鸬鹚的人,他们驯养鸬鹚,更多的是一种不舍的情结。
在外秦淮河岸边,记者见到养鸬鹚快40年的汤顺祥老人,老人笑着告诉记者,他是禄口人,今年已经70岁了,他最高峰时,养了16只鸬鹚,养活了四个子女。如今拆迁了,水塘越来越少,目前他只养了6只鸬鹚,一来捕鱼贴补家用,二来是放不下这40多年的技术,更是割舍不下这些鸬鹚。
汤顺祥养的这六只鱼鹰,年龄最大的两只已经三十多年了,一个叫“花毛”,一只叫“十五尾”,与他最小的子女年纪相仿,它们算是家里的“功臣”了。“花毛”背部羽毛是花的,所以就叫它花毛,而鱼鹰的尾部一般都有14根尾部羽毛,而其中有个鱼鹰长了15根,所以久而久之就习惯叫它“十五尾”。
老汤说,放鱼鹰离不开小船,他们行话也叫“鹰排子”,“小尖子”,长不到3米,宽不足60公分左右,都是请人定制了,他这个放鹰的“小尖子”是90年代初请人在六合定做的。说着老人拖着“小尖子”顺着河堤坡道就滑了下去,老汤边做下水前的准备工作边向记者介绍起来,其实放鹰是讲究技术的,鱼鹰下水前都必须给它们脖子扎起来,扎的需不紧不松,用的是蒲草,每只鹰的脚上还需拴上一根短绳子。
随着老汤一声吆喝,双脚一晃船舷,手中的竹篙一扬,鱼排下水了。原先呆头呆脑的鱼鹰在水里就像是变了个样,个个精神抖擞,老汤用竹竿敲了一下水面,鱼鹰像是听到了冲锋的号角一般,一下就 没了踪影。不到十几秒的功夫,“花毛”酒瓯叼着一条一斤多重的鲶鱼向老汪游了过来。老汪眼疾手快,抄起竹竿,一下就把花毛捞上船来,捏着它的脖子轻轻一挤,花毛便乖乖地交上了它的劳动所得,随即,又被扔进了水里,继续捕鱼。
其它鱼鹰也不甘落后,一名叫“当涂”的鱼鹰独自抓住了一条两斤多重的鲤鱼,老汤赶紧将小尖子快速划了过去,抄起网兜连鱼带鱼鹰一起抄了起来,而“十五尾”由于年纪大,独自一人找了个地方晒太阳去了。汤师傅说,鸬鹚捕鱼作为一门古老的捕鱼技术,完美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捕到小鱼他一般都会放生掉。不过这种捕鱼方式相对于渔网捕鱼,要累的多,所以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去尝试,现在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几近消失,更别说去传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