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英雄”刘兴腾:深藏功名34载 不忘初心葆本色
2019-08-22来源:
00

前段时间,95岁老英雄张富清隐藏功名、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永葆党员本色的先进事迹被报道后,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记者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在我们江宁,也有个像张富清一样的英雄人物:他曾荣立一等战功,被誉为“孤胆英雄”,先后七次受到嘉奖。退役时,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他主动放弃就业安置机会,选择自主择业,即使因生病负债累累,也从没向政府要过一分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的高贵品格,他叫刘兴腾。

21号,记者跟随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江宁街道新铜社区,走进刘兴腾的家中,“拥军模范家庭”“参战老兵  光荣一生”等各式军人荣誉牌是这个家里最醒目的装修。

记者看到了不少刘兴腾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一身正气、英俊挺拔、威风凛凛,即使现在全身瘫痪坐着轮椅,他也每天穿着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老兵”的军服,时刻保持着军人的装扮和作风。刘兴腾的妻子陶荣娣拿出了一个已经磨掉漆的小盒子,她告诉我们,这是刘兴腾压箱底的“宝贝”。打开盒子,一个个金光灿灿的奖牌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些奖牌中,一个刻有“一等功”勋章的奖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段尘封的往事被打开……

刘兴腾出生于1962年出生,18岁入伍当兵、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刘兴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和战友们不怕牺牲、能守善攻、出奇制胜,曾与敌军连续激战三昼夜,打退敌人反扑24次,缴获了一大批军用物资。战争中,他的左耳完全丧失听力,右耳听力也受损严重。当年,中央军委发布嘉奖令,为刘兴腾荣记一等功。《解放军报》、《人民前线报》、《前卫报》和全国多家媒体先后介绍他的英勇事迹,被军报的所在部队誉为“孤胆英雄”。

然而,这位拥有着显赫战功的英雄却从未拿自己的功劳“说事”,相反,在2001年退役时,他主动放弃优越的安置条件,选择了自主择业,去地铁做了保安。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一直眷顾这位战场英雄。2007年和2009年,刘兴腾先后两次突发脑卒中,最终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他,妻子陶荣娣辞去了工作,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的一家人,因为高额的医疗费变得一筹莫展。可即便如此,刘兴腾仍不肯向政府开口寻求帮助。

不久前,新铜社区采集退役军人信息,陶荣娣从一沓材料中找到一张已经泛黄的“战残证明”,从这张证明上可以看到,到最后一步审批程序,刘兴腾放弃了。这么多年来,他也从未和家人说起过这件事,也没有享受到战残待遇。

在详细了解到刘兴腾目前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决定帮助这位战场英雄办理残疾军人证,让他和家人享受应有待遇。该局优抚安置科工作人员辗转去了多个城市、多个相关部门走程序、补材料,专门邀请鼓楼医院的专家为刘兴腾伤残评级,同时走访他当年看病的医院核实材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刘兴腾办好了残疾军人证,享受因战4级待遇,每个月可以拿到近8000元的抚恤金,同时享受到医保范围内用药看病100%报销的政策。

拿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程为他送来了残疾军人证,刘兴腾无比感动和激动,虽然他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是他颤抖着、饱含深情地用手写下了“娘家来人,多谢领导的关心帮助”,让现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他的妻子陶荣娣激动地说“真的很感谢我们的娘家人,为我们送来了福音,为我们办了实事,这样一来我们生活就有了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绝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让军人成为社会最尊崇的职业”。下一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计划开展“向战斗英雄刘兴腾学习”活动,弘扬共产党人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对党“绝对忠诚”的高贵品格。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新闻排行